搜索
首页 《三绝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意思: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秘密掩盖杀人行为。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三绝句》

全文赏析

【鹤注】此是宝应元年作,盖笋生无数,必是断手宝应之岁也。

  揪树馨香倚钓矶①,斩新花蕊未应飞②。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此咏楸花也。一见花开,旋忧花落,有《庄子》方生方死意。【卢注】宋无名氏《鹧鸽天》词:“不如饮待奴先睡,图得不知郎去时。”语意蓝本于此。)

  ①《尔雅》:“椅梓。”郭璞注:“即楸也。”陆玑《诗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本草图经》:“梓木似桐而叶小花紫。”②《传灯录》:洛浦在夹山做典座三年,吃百顿棒。后来大悟,曰:“斩新日月,特地乾坤。”

  其二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①。目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此咏鸬鹚也。物本异类,视若同群,有《列子》海翁狎鸥意。)

  ①周弘正《斗鸡》诗:“少壮摧雄敌,眄视生猜忌。”此猜字所本。

  其三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①,客至从嗔不出迎。

  (此咏春笋也。杜门谢人,护笋成竹,有圣人对时育物意。《杜臆》:种竹家,初番出者壮大,养以成竹。后出渐小,则取食之。胡夏客曰:因王子猷看竹不问主,遂翻为主不迎客,用意亦巧。看,看守也。从嗔,任其嗔怒也。)

  ①【赵注】上番,乃川语。《猗觉寮杂记》:杜诗:“会须上番看成竹。”元诗:“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俱用上番字,则上番不独为竹也。韩退之《笋》诗:“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又作平声押。【朱注】斩新、上番,皆唐人方言。独孤及待:“旧日霜毛一番新。”亦读去声。杨慎《丹铅录》番作筤引《易》苍筤竹为证。筤,去声。杨慎曰:楸树三绝句,格调既高,风致又韵,真可一空唐人。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柴门

    读音:zhài mén

    繁体字:柴門

    英语:wooden door

    意思:(柴门,柴门)
    I

     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
       ▶三国·魏·曹植《梁甫行》:“柴门何萧

  • 春笋

    读音:chūn sǔn

    繁体字:春筍

    短语:竹笋

    英语:bamboo shoots in spring

    意思:(春笋,春笋)

     1.南朝·梁·萧琛《饯谢文学》诗

  • 无数

    读音:wú shù

    繁体字:無數

    短语:博 过剩 成千上万 重重 好多 多 过多 衮衮 洋洋 许多 浩大 诸多 很多 森 广大 丛 浩繁 累累 多多益善

    英语:numberles

  • 生柴

    读音:shēng chái

    繁体字:生柴

    意思:
     1.出产木材。
      ▶《管子•轻重戊》:“莱莒之山生柴。”
     
     2.未干的木柴。
      ▶五代·杜荀鹤《山中寡妇》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