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凌云寺》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意思: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鑫灯焰隔烟萝。

出自作者[唐]司空曙的《题凌云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古寺的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幽静的禅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 首句“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便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春天的山峦被古老的寺院环绕,湖水荡漾,石阶蜿蜒而上,直通云天。飞鸟在空中盘旋,似乎在为诗人带路。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气氛。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描绘了古寺中佛像和僧人的生活。佛像矗立在翠绿的石壁上,万盏灯火隔着烟雾缭绕的藤蔓,显得神圣而庄重。这里再次强调了诗人对禅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古寺的幽静气氛:云雾缭绕,客人来访时衣衫被湿气浸湿;僧人打坐时,落花满地,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平静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最后,“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淡然态度和对禅境的向往。他不愿与世俗之人结社,宁愿回归尘世之外的禅境。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宁静、幽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古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态度。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山古寺绕沧波,石磴盘空鸟道过。
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禅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作者介绍 郁达夫简介
司空曙,唐朝人(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初,或作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省广平县)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卢纶,钱起,韩翃。

关键词解释

  • 百丈

    读音:bǎi zhàng

    繁体字:百丈

    意思:
     1.极言高、深或远。
      ▶汉·枚乘《七发》:“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梁·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

  • 金身

    读音:jīn shēn

    繁体字:金身

    意思:装金的佛像。
      ▶唐·司空曙《题凌云寺》诗:“百丈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西游记》第七七回:“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
      ▶叶剑英《过五臺山

  • 龛灯

    读音:kān dēng

    繁体字:龕燈

    意思:(龛灯,龛灯)
    亦作“龛镫”。
     佛龛、神龛前的长明灯。
      ▶唐·温庭筠《宿秦生山斋》诗:“龛灯落叶寺,山雪隔林钟。”
      ▶宋·参寥子《夏秋偶兴》诗:“龛

  • 烟萝

    引用解释

    亦作“烟萝”。 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 谢公 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 竺 云峦, 石屋 烟萝。” 清 周準 《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