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方为邑,千峰对县门。
意思:才子方为邑,千峰相对县门。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建德徐元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才子方为邑,千峰对县门》是一首描绘山林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间清幽的景色和山水的韵味,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联“才子方为邑,千峰对县门”描绘了诗人作为地方官的场景,他刚刚就任,就面对着千峰环绕、秀美如画的县门。这一联通过“才子”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县政工作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才情。而“千峰对县门”则描绘了县衙周围的环境,展现了山林间的秀美景色,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颔联“静寒琴意古,闲厌鸟声喧”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中的静谧和清幽。这里用“静寒”来形容环境,表达了山林中宁静、清冷的气氛。而“琴意古”则表达了诗人对古琴的喜爱之情,暗示了他在山林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雅致。同时,“闲厌鸟声喧”则描绘了山林中鸟声的清幽和远离尘嚣的感觉。这一联通过琴、鸟声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山林中的静谧和清幽。
颈联“山茗烹仍绿,池莲摘更繁”则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色。这里用“山茗”来形容山中生长的茶叶,表达了山林中自然环境的优美和生态的和谐。而“池莲”则描绘了池塘中的莲花盛开,繁茂美丽。这一联通过茶叶、莲花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色和生态的和谐。
尾联“讼稀应物咏,庭下长兰荪”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赞美之情。这里用“讼稀”来形容山林中百姓和睦、无纷争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而“应物咏”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庭下长兰荪”则描绘了庭院的兰花生长茂盛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生活和自然风光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内心的平静和雅致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