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意思:浔阳江上的月亮,就像旁边谏书第二。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李郎中挽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公行”与“谏书”。
首句“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史”,诗人以一种客观的、不带个人偏见的视角来描绘“公行”这一概念,仿佛是一位老父,向江东的子民讲述公行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描绘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尊重,也展示了诗人对公行的深刻理解。
“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公行在困境中的重要性。在艰难时刻,公行如同一位救世主,拯救了濒临死亡的州郡,使之焕发生机。这种描绘展示了公行的强大力量和影响力。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诗人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公行与人民生活、时局安危的关系。在艰难时刻,公行的存在就像一道曙光,让人民的生活有了希望,也让危急的时局有了转机。这种比喻既生动又深刻,展示了诗人对公行的深深敬仰。
最后,“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诗人以浔阳江上的明月为喻,表达了公行如明月般照亮黑暗,为世人指明道路的含义。这样的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寓意深远,展示了诗人对公行的赞美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公行的价值和影响力,表达了诗人对公行的深深敬仰和赞美。诗人的语言朴素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