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怀诗》 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意思:射干遮蔽豫章,慷慨可惜从古今。

出自作者[明]唐寅的《咏怀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灌木、筱竹、冰霜、射干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道浮沉的感慨和对君子品格的赞美。 首联“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描绘了灌木丛中的寂静,寒风吹过,声音汇集,而丛筱在雪后显得更加宁静。这里诗人以静谧的丛筱和寒声集的灌木,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诗人借冰霜之寒和岁聿暮的感叹,表达了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在岁暮之时,君子之心如同冰霜一样清冷,坚贞不屈。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品格相结合,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颈联“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诗人借射干和豫章两种树木,表达了对自古至今君子被欺蔽、压抑的感慨。射干和豫章都是著名的树木,诗人将它们与君子品格相结合,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 尾联“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诗人借嶰谷失黄钟的典故,表达了对正统文化被破坏、正音不再的忧虑。这里诗人再次将自然景物与文化、历史相结合,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最后,“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诗人通过为儿子酌酒、调琴的细节,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以景入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道浮沉的感慨和对君子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化、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
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
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
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
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关键词解释

  • 豫章

    读音:yù zhāng

    繁体字:豫章

    英语:Yuzhang

    意思:
     1.亦作“豫樟”。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
      ▶《左传•哀公十六年》:“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

  • 射干

    读音:yè gān

    繁体字:射乾

    英语:Belamcanda chinensis DC.

    意思:
     1.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
      ▶《广

  • 古今

    读音:gǔ jīn

    繁体字:古今

    英语:ancient and modern

    意思:古代和现今。
      ▶《礼记•三年问》:“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