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德必食阳报,忮心终为馁魂。
意思:阴德一定吃太阳报,嫉妒心终究是饿灵魂。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性的阴暗面和善恶报应的。它通过描述智伯和愚公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中善恶交织的理解和看法。
首句“阴德必食阳报,忮心终为馁魂”,表达了作者对善恶报应的看法。他指出,行善的人会得到好的回报,而心存恶意的人最终会落得悲惨的下场。这是一种对道德的普遍理解,也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
“智伯死而无后,愚公子又生孙”,这句话则是对智伯和愚公的对比。智伯是一个贪婪、凶残的人,最终落得个无后的下场;而愚公虽然看似愚蠢,但却心地善良,他的子孙得以延续。这进一步强调了善恶报应的道理,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智伯和愚公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中善恶交织的理解和看法。它提醒人们要行善积德,不要心存恶意,因为这些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醒人们要保持善良的本性,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和恶意的行为所影响。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因此,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