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骆奉礼从军》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

意思:玉塞边境烽烟四起,金坛谋略申明。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送骆奉礼从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战争的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描绘了边塞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英勇奋战的场景。玉塞边烽举,指的是边塞烽火再次点燃,表明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金坛庙略申,则是对将士们英勇作战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颔联“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进一步描绘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羽书指战报,诗人用锐笔来形容将士们的文笔,表达了对他们智勇兼备的赞美。戎幕引英宾,则是对将士们英勇善战和善于选拔人才的赞扬。 颈联“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三军气动,表达了将士们勇往直前的气势,衣飘万里尘,则表达了他们为了国家而英勇奋战的决心和勇气。 尾联“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将士们的感激之情。诗人希望将士们能够凯旋归来,回到家乡后能够歌舞升平,享受和平的生活。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英勇作战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
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
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
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
笛梅含晚吹,营柳带馀春。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边烽

    读音:biān fēng

    繁体字:邊烽

    意思:(边烽,边烽)

     1.边疆报警的烽火。
      ▶唐·沈佺期《塞北》诗之一:“海气如秋雨,边烽似夏云。”
      ▶明·梵琦《居庸关》诗:“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

  • 玉塞

    读音:yù sāi

    繁体字:玉塞

    意思:玉门关的别称。
      ▶南朝·宋·谢庄《舞马赋》:“辞水空而南傃,去轮臺而东洎,乘玉塞而归宝,奄芝庭而献祕。”
      ▶宋·陆游《芳华楼夜宴》诗:“少日壮心轻玉塞,暮年幽梦堕沧洲。”

  • 金坛

    读音:jīn tán

    繁体字:金壇

    意思:(金坛,金坛)

     1.道教供奉神仙的坛。
      ▶南朝·梁·范云《答句曲陶先生》诗:“石户栖千秘,金坛谒九仙。”
      ▶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启玉

  • 坛庙

    读音:tán miào

    繁体字:壇廟

    意思:(坛庙,坛庙)
    坛指天坛、地坛等;庙指祖庙及诸神庙。
      ▶《周礼•春官》有典祀,负责四郊坛庙的祭祀。其后歷代都有掌坛庙祭祀的官员。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