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嵩阳隐者》 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

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

意思:我住在庐山北面,你的少室山东。

出自作者[唐]李咸用的《寄嵩阳隐者》

全文赏析

昔年江上别,初入乱离中。 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 信来经险道,诗半忆皇风。 何事犹高卧,岩边梦未通。 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两人分别后,诗人居住在匡山北,而友人则在少室山之东,两人在乱世中失去了联系。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联系,但信中谈论的诗歌大多都是怀念往昔的太平盛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然而,诗人却仍然隐居在山岩边,没有与友人取得联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首联“昔年江上别,初入乱离中”直接点明了两人在江边分别的情景,以及两人所处环境的动荡不安。这一联简洁明了,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交代了诗人和友人的居住地,暗示了两人之间的距离遥远,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 颈联“信来经险道,诗半忆皇风”描述了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联系的情景,但信中谈论的诗歌大多都是怀念往昔的太平盛世,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当前乱世的不满和无奈。 尾联“何事犹高卧,岩边梦未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尽管诗人通过书信与友人联系,但仍然没有取得联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同时,“岩边梦未通”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渴望相见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诗人和友人的居住环境、书信联系、思念之情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当前乱世的无奈与迷茫。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江上别,初入乱离中。
我住匡山北,君之少室东。
信来经险道,诗半忆皇风。
何事犹高卧,岩边梦未通。

关键词解释

  • 匡山

    读音:kuāng shān

    繁体字:匡山

    意思:
     1.山名。即江西省的庐山。
      ▶《梁书•处士传•刘慧斐》:“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
      ▶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偶到匡山曾住处,

  • 北君

    读音:běi jūn

    繁体字:北君

    意思:民间畏忌的恶神之一。
      ▶汉·王符《潜夫论•巫列》:“若乃巫觋之谓独语,小人之所望畏,土公、飞尸、咎魅、北君、衔聚、当路、直符七神,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