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海驿夏日》 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

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

意思:岭外突在盛暑蒸,雨馀新馆觉得稍微凉。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临海驿夏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岭外地区在盛暑天气蒸腾,雨后新馆带来微凉的感觉。最令人怜爱的是夏日的树木青翠欲滴,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不时传来的莺声,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故乡。 首句“岭外突蒸当盛暑”描绘了岭外地区在盛暑天气蒸腾的景象,突出了天气炎热的特征。而“雨馀新馆觉微凉”则描绘了雨后新馆带来的微凉感觉,与炎热的天气形成对比,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最怜夏木青阴合”一句,通过“最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夏木青阴的喜爱之情。夏木青阴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时有莺声似故乡”一句,通过描绘莺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莺声是故乡常见的声音之一,听到莺声,让人回忆起故乡的美好时光。这句诗将自然景象与思乡之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好。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岭外突蒸当盛暑,雨馀新馆觉微凉。
最怜夏木青阴合,时有莺声似故乡。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盛暑

    读音:shèng shǔ

    繁体字:盛暑

    英语:dog days; very hot weather

    意思:犹盛夏。
      ▶汉·刘向《新序•节士》:“武数日不降,又当盛暑,以旃厚衣,并束三日暴。”<

  • 新馆

    读音:xīn guǎn

    繁体字:新館

    意思:(新馆,新馆)

     1.新建的馆舍。
      ▶《晋书•五行志上》:“皓初迁都武昌,寻还建业,又起新馆,缀饰珠玉,壮丽过甚,破坏诸营。”
     
     2.初临的

  • 岭外

    读音:lǐng wài

    繁体字:嶺外

    意思:(岭外,岭外)
    指五岭以南地区。
      ▶《后汉书•顺帝纪》:“九真太守祝良、交阯刺史张乔慰诱日南叛蛮,降之,岭外平。”
      ▶唐·高适《送柴司户之岭外》诗:“岭外资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