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乐哉襄阳送刘太尉从广赴襄阳》 斜阳返照白鸟群,两岸桑柘杂耕耘。

斜阳返照白鸟群,两岸桑柘杂耕耘。

意思:夕阳返照白鸟群,两岸桑柘杂耕耘。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乐哉襄阳送刘太尉从广赴襄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嗟尔乐哉襄阳人》是一首描绘襄阳地区风土人情的诗篇。诗人通过对襄阳人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襄阳的热爱和对襄阳人民的赞美。 首句“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甍清汉滨。”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感叹襄阳人民生活的快乐,描绘了襄阳地区房屋密集,连绵不绝的景象。 “语言轻清微带秦,南通交广西峨岷。”这两句描绘了襄阳地区的语言特点,语言轻清,略带秦地口音,同时向南与交广、广西、峨岷等地语言相互影响。 “罗縠纤丽药物珍,枇杷甘橘荐清◇。”描绘了襄阳地区纺织品细腻华丽,珍贵无比,以及盛产的枇杷、甘橘等水果。 “磊落金盘烂璘璘,槎头缩项昔所闻。”进一步描绘了襄阳地区的物产丰富,金盘磊落,盛产美味的鱼类。 “黄橙捣齑香复辛,春雷动地竹走根。”描述了襄阳地区的特产黄橙和竹子,表达了襄阳人民对自然的巧妙利用。 “锦苞玉笋味争新,凤林花发南山春。”描绘了襄阳地区的美景和美食,以及春天的到来。 “掩映谷口藏山门,楼台金碧瓦鳞鳞。”描绘了襄阳地区的寺庙和楼台,金碧辉煌,掩映在山水之间。 “文王遗化已寂寞,千载谁复思其仁。”表达了诗人对襄阳人民继承和发扬古代文化传统的赞美,同时也对襄阳人民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襄阳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的热爱和对襄阳人民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襄阳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嗟尔乐哉襄阳人,万屋连甍清汉滨。
语言轻清微带秦,南通交广西峨岷。
罗縠纤丽药物珍,枇杷甘橘荐清◇。
磊落金盘烂璘璘,槎头缩项昔所闻。
黄橙捣齑香复辛,春雷动地竹走根。
锦苞玉笋味争新,凤林花发南山春。
掩映谷口藏山门,楼台金碧瓦鳞鳞。
岘首高亭倚浮云,汉水如天泻沄沄。
斜阳返照白鸟群,两岸桑柘杂耕耘。
文王遗化已寂寞,千载谁复思其仁。
荆州汉魏以来重,古今相望多名臣。
嗟尔乐哉襄阳人,道扶白发抱幼孙。
远迎刘侯朱两轮,刘侯年少气甚淳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返照

    读音:fǎn zhào

    繁体字:返照

    英语:reflection (反照)

    意思:(参见返炤)
    亦作“返炤”。
     
     1.夕阳,落日。
      ▶唐·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 白鸟

    读音:bái niǎo

    繁体字:白鳥

    英语:Shirotori

    意思:(白鸟,白鸟)

     1.白羽的鸟。鹤、鹭之类。
      ▶《诗•大雅•灵臺》:“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 耕耘

    读音:gēng yún

    繁体字:耕耘

    短语:佃 耕地

    英语:plowing and weeding

    意思:亦作“耕芸”。
     
     1.翻土除草。亦泛指耕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