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芍药歌》 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意思:要将双颊一向红色,绿窗磨遍青铜镜。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芍药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丈人庭中开的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首先,诗中描绘了丈人庭中开的好花的美丽景象,用“翠茎红蕊天力与”来形容花的颜色和形态,表达了花的美丽和生命力。接着,诗人用“此恩不属黄钟家”来表达对花的赞美之情,认为这种美好不是黄钟之家的所能比拟的。 在诗中,诗人也表达了对花的情感,认为花是温馨、熟美、鲜香的,它们似乎在向人们展示着君子般的品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花的感激之情,认为花是上天赐予的恩惠,是上天的女儿们的辛勤劳动的结果。 此外,诗中也描绘了诗人与花之间的互动,他想要用双颊一抹红,在花前醉倒,与花共舞。这种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花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最后,诗人用“一尊春酒甘若饴”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认为这种快乐是没有人能够知道的。而花前的醉倒和歌唱,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丈人庭中开的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诗中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感激之情,以及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此并。
欲将双颊一睎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青铜镜

    引用解释

    青铜制作的镜子。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貽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髮多。” 清 陈维崧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后堂憎杀青铜镜,怕照见云鬟未整。”

    读音:qīng tóng jìng

  • 青铜

    读音:qīng tóng

    繁体字:青銅

    短语:冰铜 白铜

    英语:bronze

    意思:(青铜,青铜)

     1.铜锡合金。呈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好。

  • 铜镜

    读音:tóng jìng

    繁体字:銅鏡

    英语:bronze mirror

    意思:(铜镜,铜镜)
    亦作“铜竟”。
     古代照面的用具。铜制,一般作圆形,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常铸花纹。我国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