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

意思:只有我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毗陵(今江苏常州)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清幽山色的喜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联“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作者一到毗陵就感到心神不宁,或许是因为这里的清幽环境让他感到新鲜,或许是因为与故友的分别让他感到寂寞。他吟诗漫步,衣袍翻动,衬托出他的闲适和孤独。 颔联“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作者是否因为思念尘世而感到烦躁?或许是因为这里的风物清雅,让他感到心旷神怡。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留恋,又表达了对毗陵环境的赞美。 颈联“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作者看到连绵的楚地野色,想起故乡的山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尾联“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作者自比江太守,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幽山色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毗陵环境的描写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幽山色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锦绣文章和人民歌咏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清高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
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
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桥。
终须愚谷中安致,不是人间好羽毛。
常忆双溪八咏前,讲诗论道接清贤。
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拈红蕖岂偶然。
花湿瑞烟粘玉磬,帘垂幽鸟啄苔钱。
自怜不是悠悠者,吟嚼真风二十年。
雷车雨滴阶声,寂寞焚香独闭扃。
锦绣文章无路达,袴襦歌咏隔墙听。
松声冷浸茶轩碧,苔点狂吞纳线青。
唯有孤高江太守,不忘病客在禅灵。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孤高

    读音:gū gāo

    繁体字:孤高

    英语:haughty and aloof

    意思:
     1.孤立高耸。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