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丞相周公招王寄以长句》 梅仙不知天尚秋,只惊香雪点搔头。

梅仙不知天尚秋,只惊香雪点搔头。

意思:梅仙不知道天还秋,只感到香雪点挠头。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丞相周公招王寄以长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素娥大作中秋节》是一首描绘中秋佳节时,月亮和桂花盛开的美丽景象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广寒桂花”、“瑶阶丈深雪”等,营造出一种清雅、高远的氛围。 首联“素娥大作中秋节,一夜广寒桂花发”,诗人巧妙地借用了“素娥”和“广寒宫”的典故,将中秋之月描绘得如仙女下凡,桂花盛开在月宫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 颔联“天风吹堕绿野堂,夜半瑶阶丈深雪”,诗人用“天风”和“瑶阶”比喻月光的皎洁和桂花盛开的景象,如同天上的仙子降临人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联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中秋之夜的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如“梅仙不知天尚秋,只惊香雪点搔头”,诗人将梅花仙子与中秋之夜的景象联系起来,表达出中秋之夜桂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令人陶醉。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欢乐和期待之情,如“晋公赏梅仍赏桂,独招子猷雪前醉”,以及对明日的期待和祝愿,如“明朝有客诉天公,不唤香山病居士”。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素娥大作中秋节,一夜广寒桂花发。
天风吹堕绿野堂,夜半瑶阶丈深雪。
梅仙不知天尚秋,只惊香雪点搔头。
笑随玉妃照粉水,洗妆同入月中游。
晋公赏梅仍赏桂,独招子猷雪前醉。
明朝有客诉天公,不唤香山病居士。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梅仙

    读音:méi xiān

    繁体字:梅仙

    意思:指汉·梅福。
      ▶唐·刘长卿《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宋·赵磻老《水调歌头•和平湖》词:“梅仙了无讼,拄笏看西山。”
      ▶明

  • 搔头

    读音:sāo tóu

    繁体字:搔頭

    英语:scratch one\'s head

    意思:(搔头,搔头)

     1.以指甲或他物爬搔头部。
      ▶《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

  • 香雪

    读音:xiāng xuě

    繁体字:香雪

    意思:
     1.指白色的花。
      ▶唐·韩偓《和吴子华侍郎令狐昭化舍人叹白菊衰谢之绝次用本韵》:“正怜香雪披千片,忽讶残霞覆一丛。”
      ▶宋·苏轼《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诗: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雪点

    读音:xuě diǎn

    繁体字:雪點

    意思:(雪点,雪点)

     1.指细雪飘落。
      ▶唐·温庭筠《和道溪君别业》:“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院春。”
      ▶唐·翁洮《冬》诗:“云凝止水鱼龙蛰,雪点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