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彭秀才》 无人与和投湘赋,愧子来浮访戴船。

无人与和投湘赋,愧子来浮访戴船。

意思:没有人跟和投湘赋,对不起您来访问戴浮船。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送彭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贾生去国已三年,短褐闲行皖水边》是一首对贾谊的深切怀念之作。诗中描绘了贾谊离开朝廷三年后在皖水边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思念和关怀。 首联“贾生去国已三年,短褐闲行皖水边”,直接点明贾谊离开朝廷已经三年,他在皖水边过着闲适的生活。通过“去国”和“皖水边”这两个意象,诗人巧妙地暗示了贾谊在政治上的失意和他在自然中的逍遥。 颔联“尽日野云生舍下,有时京信到门前”描绘了贾谊的生活状态,他整日面对着野云在住所周围飘荡,有时会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这里既有对贾谊生活的描绘,也有对贾谊内心世界的揣摩。野云的飘荡象征着贾谊内心的漂泊和无依,而京信的到来则暗示了贾谊对朝廷的牵挂和关注。 颈联“无人与和投湘赋,愧子来浮访戴船”进一步表达了对贾谊的关怀和思念。诗人感到无人与贾谊一起吟咏投湘赋,对贾谊的遭遇深感愧疚。投湘赋是贾谊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的忧虑和关怀。这里诗人通过表达对贾谊的关怀,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满袖新诗好回去,莫随骚客醉林泉”以期望和鼓励的语气结束全诗,希望贾谊满袖诗篇,不要随同其他文人墨客沉醉于林泉之间。这里既有对贾谊的鼓励,也有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贾谊生活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揣摩,表达了对贾谊的深切怀念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贾生去国已三年,短褐闲行皖水边。
尽日野云生舍下,有时京信到门前。
无人与和投湘赋,愧子来浮访戴船。
满袖新诗好回去,莫随骚客醉林泉。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子来

    读音:zǐ lái

    繁体字:子來

    意思:(子来,子来)
    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诗•大雅•灵臺》:“经始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集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