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次西径》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

意思:芦荻渐多人渐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舟次西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夜来徐汊、西径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减少、鄱阳湖尾水清如天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诗人深夜在徐汊停泊,陪伴着鸥鸟进入梦乡。这里的“伴鸥眠”不仅表达了诗人与鸥共眠的情境,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而“西径晨炊”则描绘了清晨在湖边小径上看到有人正在做饭,小船停泊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芦荻逐渐增多,而人却逐渐减少,最后到达鄱阳湖尾,湖水如天空般清澈。这里不仅描绘了湖边的景色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变化。同时,“鄱阳湖尾水如天”一句以天来比喻湖水,给人一种清新、明净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自然风景诗,通过对夜来徐汊、西径小泊船、芦荻渐多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鄱阳湖

    引用解释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古称 彭蠡 、 彭泽 、 彭湖 、 官亭湖 等。在 江西省 北部,为 赣江 、 修水 、 鄱江 、 信江 等河的总汇。富灌溉、航运之利。盛产银鱼、鳜鱼等。

    读音:pó yáng hú

  • 鄱阳

    读音:pó yáng

    繁体字:鄱陽

    意思:(鄱阳,鄱阳)

     1.地名。
      ▶春秋·楚·番邑,秦置番县,汉改鄱阳县。今改波阳县,在江西省东北部。
      ▶《史记•楚世家》“吴复伐楚,取番”张守节正义引唐

  • 芦荻

    读音:lú dí

    繁体字:蘆荻

    意思:(芦荻,芦荻)
    芦与荻。
      ▶唐·杜荀鹤《溪岸秋思》诗:“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
      ▶明·梁辰鱼《浣纱记•伐越》:“潜身芦荻,父怨方酬魂未返。”
     

  • 阳湖

    读音:yáng hú

    繁体字:陽湖

    意思:(阳湖,阳湖)
    清代干隆、嘉庆时期的散文流派。由恽敬、张惠言所创。
      ▶恽为阳湖(今属常州)人,故名。该派在接受桐城派主张的同时,又别开新路,提出了一些不同的主张,作文取法儒

  • 尾水

    读音:wěi shuǐ

    繁体字:尾水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