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冠峡》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

意思:住在云还含姿,朝日忽然升晓。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同冠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南方二月的春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由和未来的向往。 首句“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描绘了南方的二月,时间刚刚过半,春天的气息却已经开始。这里的“春物亦已少”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示了作者对生命短暂、时间流逝的感慨。 “维舟山水间,晨坐听百鸟”描绘了作者在山水间停泊,清晨静坐,聆听百鸟的鸣叫。这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进一步描绘了早晨的景色,宿云(昨夜的云)尚含姿,表明云朵还在轻柔地舒展,而朝日忽升晓,则展示了新生的太阳带来的光明和希望。这里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新生和变化的感慨。 “羁旅和鸣,囚拘念轻矫”表达了作者对羁旅生活的感慨,他与鸟儿一同鸣叫,感受到自由的可贵,同时也对比了自己被束缚的生活,更加渴望自由。 “潺湲泪久迸,诘曲思增绕”这两句运用了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泪水潺湲,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束缚的无奈;思绪诘曲,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思考和追求。 最后,“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信念。他鼓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只有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事情才会终结。这里既有对生命的珍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南方二月的春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由和未来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让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
维舟山水间,晨坐听百鸟。
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
羁旅感和鸣,囚拘念轻矫。
潺湲泪久迸,诘曲思增绕。
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升晓

    读音:shēng xiǎo

    繁体字:升曉

    意思:(升晓,升晓)
    犹破晓。
      ▶唐·韩愈《同冠峡》诗:“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

    造句:暂无

  • 朝日

    读音:cháo rì

    繁体字:朝日

    英语:Asahi

    意思:I
    早晨初升的太阳。
       ▶《艺文类聚》卷十八引汉·蔡邕《协初赋》:“面若明月,辉似朝日。”
       ▶南朝·齐·谢朓《

  • 宿云

    读音:sù yún

    繁体字:宿雲

    意思:(宿云,宿云)
    夜晚的云气。
      ▶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宋·苏轼《答胡道师书》:“道师又不远数百里负笈相从,秉烛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