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放歌招孙祖训俞国宝饮》 迂儒忧国更忧家,枉杀清明不见花。

迂儒忧国更忧家,枉杀清明不见花。

意思:迂腐的儒生们担忧国家更担心家,枉杀清明不见花。

出自作者[宋]章甫的《放歌招孙祖训俞国宝饮》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春望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在春天里的心情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段描绘了作者儿时盼望春天来临,但春天迟迟不来,只好等待春天的衣服剪裁。作者在清晨出游,直到傍晚才回家,但心中仍然担心云气兴风雷,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着,作者通过“乐极生悲”的转折,表达了十年漂泊在外的艰辛和思乡之情。作者在黄尘中度过十年,青鞋上沾满了灰尘,对管领莺花已经失去了兴趣。作者感时念旧,回忆起过去的时光,不禁感到伤怀。 随后,作者描述了在不同地点过寒食节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在丹徒县和江陵府的家都未能见到家人,妻子相看泪如雨下,表现出夫妻之间的深情厚意。作者作为一个迂儒,忧国忧家,枉杀了清明节赏花的机会,无端柳絮搅愁思,表现出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最后,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床头三天未开尝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忧虑和痛苦。但主人送酒来相慰,让作者感到温暖和安慰。作者与妻子对饮,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儿时望春春不来,春衣隔年催翦裁。
平明出游薄暮回,惟恐云气兴风雷。
岂知乐极还悲哀,十年黄尘涴青鞋。
管领莺花已无意,感时念旧时伤怀。
去年寒食丹徒县,家寄毗陵不相见。
今年寒食江陵府,妻子相看泪如雨。
迂儒忧国更忧家,枉杀清明不见花。
无端柳絮搅愁思,一径漫漫春日斜。
主人知我坐憔悴,故遣斗酒来相慰。
呼妻安稳置床头,个是贫家一祥瑞。
床头三日未开尝,秋秋忧心自如醉。
朝来忽觉体中佳,吻角流涎已难制。
细君平日但濡唇,瓦盆对酌可无人

关键词解释

  • 清明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清明

    短语:晴天 晴

    英语:clear and bright

    意思:
     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
      ▶《荀子•解蔽》: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迂儒

    读音:yū rú

    繁体字:迂儒

    英语:pedantic scholar; pedant

    意思:迂腐的儒生。
      ▶唐·司空图《疑经后述》:“今钟陵秀士陈用拙,出其宗人岳所作《春秋折衷论》数十篇,赡

  • 忧国

    读音:yōu guó

    繁体字:憂國

    英语:be concerned about one\'s country and one\'s people

    意思:(忧国,忧国)
    为国事而忧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