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访许文学不遇》 道服自悬虚牖下,茶巾空挂夕阳间。

道服自悬虚牖下,茶巾空挂夕阳间。

意思:道服从悬虚窗下,茶巾空挂在夕阳中。

出自作者[明]张羽的《访许文学不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杖策思寻半日闲》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步山林,寻找片刻闲适的诗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都十分细腻,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杖策思寻半日闲”,诗人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拿起杖,踏上了寻找“半日闲”的路。这句诗给人一种积极、主动的感觉,仿佛诗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偶随流水过前山”,诗人随着流水,穿过前山,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之美的壮丽景象。这句诗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诗人已经陶醉在这美丽的自然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诗,“林中不见童迎客,竹外惟闻犬护关”,“道服自悬虚牖下,茶巾空挂夕阳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寻找闲适的场景。在林中,诗人没有看到儿童迎接他,只有竹林外有狗在守护着关口。而道服和茶巾则静静地挂在夕阳下的屋子里,无人使用。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寻找闲适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两句,“到门不遇君携手,惆怅荒村暮独还”,诗人到了门口却没有遇到他期待的人,只有孤独一人返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失落和惆怅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寻找闲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杖策思寻半日闲,偶随流水过前山。
林中不见童迎客,竹外惟闻犬护关。
道服自悬虚牖下,茶巾空挂夕阳间。
到门不遇君携手,惆怅荒村暮独还。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张羽(1403年—1476年),明代著名官员,字永和,号南村。他是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喜爱读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

张羽曾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文渊阁大学士和太常礼院卿等职位。此外,他还曾主持编纂了《宣和遗事》等多部史书。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主张勤政廉政,协调内外关系,获得了当时朝野的普遍认同。

在文学方面,张羽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作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思考。他的代表作包括《送陆副使赴丹阳》、《南村老人五十而作》等。

关键词解释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道服

    读音:dào fú

    繁体字:道服

    意思:
     1.佛教的事业。
      ▶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序:“遂令无上道服,毁于尘俗,亮到之心,屈乎人事。”
     
     2.僧道的服装。亦指家居穿的道袍。
      

  • 下茶

    读音:xià chá

    繁体字:下茶

    意思:古时婚姻必以茶为礼,后因称男方向女家送致聘礼叫下茶。
      ▶明·许次纾《茶疏•考本》:“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昏,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
     

  • 阳间

    读音:yáng jiān

    繁体字:陽間

    短语:浊世 江湖 尘 红尘 凡

    英语:this world

    意思:(阳间,阳间)
    见“阳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