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子瞻寿州城东龙潭》 东行取次阅三州,击鼓清晨复解舟。

东行取次阅三州,击鼓清晨复解舟。

意思:东行取第二看三州,击鼓清晨再搭船。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子瞻寿州城东龙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东行取次阅三州,击鼓清晨复解舟”,诗人通过描绘清晨解舟、车骑纷纭、追过客、歌钟凄咽等场景,表达了宦游的艰辛和远离故人的孤独。 首联“东行取次阅三州,击鼓清晨复解舟”,诗人通过描绘清晨解舟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旅途的艰辛。而“三州”则暗示了诗人旅途的漫长和遥远。 颔联“车骑纷纭追过客,歌钟凄咽动潜虬”,通过描绘车骑纷纭、追过客的场景,表达了宦游的艰辛和孤独。而“潜虬”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宦游底处非巢燕,归计何嫌诮沐猴”,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归计的困惑和无奈。燕子筑巢于屋檐下,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但猴子洗澡却让人嘲笑,暗示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尾联“赖有故人怜远适,殷勤屡劝酒行周”,诗人通过表达对故人的感激和怀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旅途中的安慰。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家乡思念、友情珍视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反问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行取次阅三州,击鼓清晨复解舟。
车骑纷纭追过客,歌钟凄咽动潜虬。
宦游底处非巢燕,归计何嫌诮沐猴。
赖有故人怜远适,殷勤屡劝酒行周。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击鼓

    读音:jī gǔ

    繁体字:擊鼓

    英语:rataplan

    造句:

    例句:鼓声,击鼓声敲打或拍打,尤指在鼓上
    A beat

  • 清晨

    读音:qīng chén

    繁体字:清晨

    英语:early morning

    意思:早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汉·贾谊《新书•官人》:“清晨听治,罢朝而议论。”
      ▶三国·魏·曹植

  • 取次

    读音:qǔ cì

    繁体字:取次

    意思:亦作“取此”。
     
     1.随便,任意。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杜甫《送元二适江左》诗:

  • 解舟

    读音:jiě zhōu

    繁体字:解舟

    意思:犹解缆。
      ▶宋·欧阳修《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明朝解舟南,归翼纵莫戢。”
      ▶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