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二首》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对清。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对清。

意思:牙叉老木抱着江城,城古长江寒相对清。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秋兴二首》

全文赏析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对清。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牙叉老木环绕着江城的壮丽景象,江水寒冷清澈,与城的历史相互映照。诗人通过描绘牙叉老木和江城的形象,展现出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敬意。 “云雁不逢音信杳,沙鸥无数往来轻。”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云雁和沙鸥在江边自由自在地飞翔,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然而,诗人却通过“不逢音信杳”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露华今夜凝仙掌,词藻他年动帝京。”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夜晚的露水凝聚成仙掌般的形状,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而“词藻他年动帝京”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得到施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 最后,“淮海一身犹卧病,关河千里未休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诗人身在淮海之地,却因为疾病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关河千里却仍然战火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牙叉老木、江城、云雁、沙鸥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牙叉老木抱江城,城古江寒相对清。
云雁不逢音信杳,沙鸥无数往来轻。
露华今夜凝仙掌,词藻他年动帝京。
淮海一身犹卧病,关河千里未休兵。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江城

    读音:jiāng chéng

    繁体字:江城

    意思: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崔湜《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闱。”
      ▶元·黄庚《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王

  • 相对

    读音:xiāng duì

    繁体字:相對

    短语:针锋相对

    英语:relatively

    意思:(相对,相对)

     1.面对面;相向。
      ▶《仪礼•士昏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