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海子》 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

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

意思:红桥夹岸柳平分,野鸡兔子年年不掩群。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南海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飞放何须烦海户,郊南新置羽林军》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表达农耕态度和安全观的诗。 首句“红桥夹岸柳平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红桥两岸柳树成荫的景象,色彩鲜明,视觉形象饱满。柳树平分,显示出春意正浓,生机勃勃。 “雉兔年年不掩群”进一步描述了诗人所处的乡村环境,野鸡、兔子年年都有,但并未影响农民的狩猎收获,体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飞放何须烦海户”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农耕方式的赞赏,他认为放飞禽鸟比射猎更符合自然之道,无需劳烦海边的人(海户)进行射猎。这反映出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解和赞赏。 最后,“郊南新置羽林军”则表达了诗人的安全观。他觉得在郊区新设置的羽林军,不仅有助于维护治安,也象征着社会的安定,体现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肯定和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农耕方式的赞赏,以及对社会安全的乐观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热爱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
飞放何须烦海户,郊南新置羽林军。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红桥

    读音:hóng qiáo

    繁体字:紅橋

    英语:Hongqiao

    意思:(红桥,红桥)

     1.红色之桥。
      ▶唐·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旂。”

  • 平分

    读音:píng fēn

    繁体字:平分

    短语:分等

    英语:go halves with sb. in sth.

    意思:平均分配;对半分。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夹岸

    读音:jiā àn

    繁体字:夾岸

    意思:(夹岸,夹岸)
    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边。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唐·杜牧《隋堤柳》诗:“夹岸垂杨三

  • 掩群

    读音:yǎn qún

    繁体字:掩群

    意思:尽取兽群。
      ▶《礼记•曲礼下》:“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
      ▶孔颖达疏:“大夫不掩群者,群谓禽兽共聚也。群聚则多,不可掩取之。”
      ▶《淮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