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意思:中峰曾到处,题记被青苔。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游览山寺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历史和宗教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这里运用了意象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寺庙的历史和荒凉。中峰指的是寺庙所处的位置,曾到处暗示了这里曾经是僧人们常来常往的地方。题记没苍苔,则表现了历史的痕迹被时间湮没,苍苔覆盖了过往的题记,给人一种沧桑感。 颔联“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这里运用了生动的动词和意象,描绘了僧人的修行生活。振锡传深谷,形象地表现了僧人行走在深谷中的情景,也暗示了佛教中的修行之路。翻经想旧台,则表现了僧人在修行中不忘传承佛教经典,怀念旧日的讲经台。 颈联“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这里运用了意象和描写的手法,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危松临砌偃,形象地表现了松树的高大和挺拔,也暗示了寺庙的庄严和神圣。惊鹿蓦溪来,则生动地描绘了野生动物的出现,增添了寺庙周围的生机和活力。 尾联“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这里运用了抒情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僧人对修行和佛教的执着。内殿御诗切,暗示了僧人在修行中不忘吟诗诵经,身心沉浸在佛教的文化中。身回心未回,则表现了僧人虽然离开了寺庙,但内心仍然沉浸在修行之中,对佛教的信仰和执着并未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僧人、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宗教和自然的感受和思考,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僧人的修行之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振锡传深谷,翻经想旧台。
危松临砌偃,惊鹿蓦溪来。
内殿御诗切,身回心未回。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题记

    读音:tí jì

    繁体字:題記

    意思:(题记,题记)

     1.就名胜古迹或有纪念性的文物等着文抒怀。亦指所着之文。
      ▶唐·郑谷《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臺》:“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
      ▶清·吴敏树

  • 到处

    读音:dào chù

    繁体字:到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苍苔

    读音:cāng tái

    繁体字:蒼苔

    英语:green liverwort

    意思:(苍苔,苍苔)
    青色苔藓。
      ▶晋·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