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扁瓜博少师。

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扁瓜博少师。

意思:必须插白笔赵匡明主,没有人同意黄觚博少师。

出自作者[唐]徐夤的《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悲伤和失落,通过描绘上阳宫的衰败、朝廷的混乱以及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首句“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描绘了上阳宫的衰败和朝廷的混乱。诗人用“翠华归”象征皇帝的归来,但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的衰败和混乱。而“百辟伤心序汉仪”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秩序的失落和悲伤。 “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凤凰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上阳宫的衰败和朝廷的困境。诗人用“昆岳有炎”象征国家的危机,用“琼玉碎”比喻国家的破碎,用“洛川无竹”暗示朝廷的无能和混乱,用“凤凰饥”比喻朝廷的饥饿和无助。 “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扁瓜博少师”,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用白笔来帮助明君,而不是用黄扁瓜来博取名声和地位。这表明诗人对政治的热爱和对公正的追求。 最后,“惆怅宸居远于日,长吁空摘鬓边丝”表达了诗人的失落和无奈。诗人感到朝廷已经远离了阳光,无法挽回过去的辉煌,只能无奈地叹息和空手离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上阳宫的衰败、朝廷的混乱以及诗人的忧虑和决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
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凤凰饥。
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扁瓜博少师。
惆怅宸居远于日,长吁空摘鬓边丝。

关键词解释

  • 白笔

    读音:bái bǐ

    繁体字:白筆

    意思:(白笔,白笔)

     1.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
      ▶晋·崔豹《古今注•舆服》:“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
      ▶《晋书•舆服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