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月园送王侍郎》 送别孤山步绕湖,阑干尽处倚菰蒲。

送别孤山步绕湖,阑干尽处倚菰蒲。

意思:送别我山步行绕湖,栏杆尽头靠菰蒲。

出自作者[宋]方岳的《水月园送王侍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孤山湖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送别孤山步绕湖”,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孤山步绕湖,这是对友人离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阑干尽处倚菰蒲”,诗人用“倚菰蒲”这一细节描绘出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他倚着湖边的菰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也许是在回忆着与朋友们的欢乐时光。 “翁之乐者山林也”,诗人用“翁之乐者山林也”表达了对友人热爱山林、追求自然的赞美之情。友人似乎在告诉诗人,他喜欢山林,喜欢那里的山水、草木、鸟兽、云雾等一切自然之美。 “客亦知夫水月乎”,诗人用“客亦知夫水月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友人似乎在告诉诗人,他不仅热爱山林,还对水月有着独特的理解。水月是佛教用语,代表着佛法无边、清净无染。友人对水月的理解,也许是在表达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万事不如归自好”,诗人用“万事不如归自好”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之情,劝友人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回归自然才是最好的选择。 “百年聊与醉为徒”,诗人用“百年聊与醉为徒”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享受醉酒带来的快乐。 最后两句“藕花初醒莼丝老,唤住罾船脍腹腴”,诗人描绘了孤山湖的美景,藕花初醒,莼丝老,美味的鱼肉让人垂涎欲滴。这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表达了对孤山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泊,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送别孤山步绕湖,阑干尽处倚菰蒲。
翁之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万事不如归自好,百年聊与醉为徒。
藕花初醒莼丝老,唤住罾船脍腹腴。

关键词解释

  • 孤山

    读音:gū shān

    繁体字:孤山

    英语:inselberg

    意思: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林逋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孤山处士。
      ▶孤山北麓有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送别

    读音:sòng bié

    繁体字:送別

    短语:

    英语:farewell

    意思:(送别,送别)
    送行;告别。
      ▶唐·祖咏《别怨》诗:“送别到中流,秋船倚渡头。”

  • 干尽

    读音:gàn jìn

    繁体字:乾儘

    意思:(干尽,干尽)
    精光无余。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又有那纸店里的纸,棉花店里的棉花,又是搬个干尽。”

    解释:1.精光无余。

  • 菰蒲

    读音:gū pú

    繁体字:菰蒲

    意思:
     1.菰和蒲。
      ▶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苹萍泛沈深,菰蒲冒清浅。”
      ▶宋·张元干《念奴娇》词:“荷芰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