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夕后一日诸公携酒见过》 昨夜天孙拥翠軿,余光犹此照河津。

昨夜天孙拥翠軿,余光犹此照河津。

意思:昨天晚上天孙拥翠屏蔽,余光还是这照黄河渡口。

出自作者[宋]朱翌的《七夕后一日诸公携酒见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昨夜天孙拥翠軿》是一首描绘夜景的诗,通过对天孙(即织女星)的出现、酷暑的消退、庭中桂花的香气、盆中荷花的绿意、以及天空的清澈等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生机盎然的氛围。 首句“昨夜天孙拥翠軿”中,诗人以天孙的形象——织女星,比喻月光,同时又赋予它一种神秘、美丽的色彩。织女星拥抱着月亮,仿佛是它赐予了人间这夜的美景。 “余光犹此照河津”一句,诗人用“河津”来比喻大地,而月光则如同慈母般地普照大地,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且欣大暑去酷吏,更辱诸君为主人。”这两句诗描绘了酷暑消退的景象,仿佛是酷吏被大暑所制服,不再给人带来炎热和烦恼。而人们也因为有了这清凉的环境,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庭桂酿花香有信,盆荷迎露绿长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庭院的景色。庭中的桂花在夜色的滋润下,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盆中的荷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给人一种生机和活力。 最后,“浮云扫尽天无滓,仰面争看月半轮。”这两句诗描绘了天空的清澈,浮云被扫尽,天空变得清澈无云,人们抬头仰望,争相欣赏那半轮明月。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生机盎然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夜天孙拥翠軿,余光犹此照河津。
且欣大暑去酷吏,更辱诸君为主人。
庭桂酿花香有信,盆荷迎露绿长新。
浮云扫尽天无滓,仰面争看月半轮。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关键词解释

  • 河津

    读音:hé jīn

    繁体字:河津

    英语:Hejin

    意思:
     1.河边的渡口。
      ▶北周·庾信《春赋》:“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边多解神。”
      ▶唐·高适《秋胡行》:“誓将顾恩

  • 天孙

    读音:tiān sūn

    繁体字:天孫

    意思:(天孙,天孙)

     1.星名。即织女星。
      ▶《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唐·司马贞索隐:“织女,天孙也。”
     
     2.指传说

  • 余光

    读音:yú guāng

    繁体字:餘光

    英语:split vision

    意思:(余光,余光)

     1.充足的光辉。
      ▶《列子•周穆王》:“东极之北隅有国曰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日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