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意思:还记得与你离别的时候,乘船到昨天。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清水江的美景和渔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首联“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筿岸傍密。”诗人以悠扬的笔调描绘了清水江的美景。江水悠悠,落水之后露出沙屿,回环的潭水深不见底,绿竹环绕的岸边十分茂密。这些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鲛人是传说中的神话生物,渔父则是实际存在的江上劳动者。这里诗人用鲛人和渔父对比,一方面表现了清水江的神秘和美丽,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渔父生活的自由和快乐。渔父的歌声自逸,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颈联“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分别时,泛舟的情景还如同昨天。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尾联“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诗人望向鹿门山,心中充满了遗憾和失落。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清水江的美景和渔父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筿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泛舟

    读音:fàn zhōu

    繁体字:泛舟

    英语:go boating

    意思:行船;坐船游玩。
      ▶汉·班固《西都赋》:“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

  • 昨日

    读音:zuó rì

    繁体字:昨日

    英语:yesterday

    意思:
     1.今天的前一天。
      ▶《吕氏春秋•察微》:“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
      ▶晋·潘岳《悼亡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