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周省郎之海虞判官》 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省郎。

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省郎。

意思:黄茅去连田野城邑荒,佐食邑开始烦旧尚书郎。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周省郎之海虞判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省郎》是一首描绘诗人担任新职时的生活和感受的诗,通过对当地荒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工作的复杂情感。 首联“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省郎”,诗人以黄茅遍野的荒凉景象开篇,表达了新职的荒芜和初来乍到的烦扰。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工作的复杂情感,既有新职带来的挑战,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颔联“雁起海风吹暮角,鸡鸣关月照晨妆”,诗人描绘了工作环境的孤寂和生活的艰辛。大雁在海风中飞起,吹响了晚间的号角,鸡鸣声中,月光照在早晨的妆台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生活的孤寂和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工作的执着和坚韧。 颈联“读书台下逢人少,濡墨厅中忆尉狂”,诗人回忆起在读书台下遇到的少有人,而在濡墨厅中却想起了曾经的县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 尾联“君到官曹无事日,一尊为我酹斜阳”,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祝愿。当官员无事时,请客人来喝酒,并为我酹酒于夕阳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荒凉景象、孤寂生活、工作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工作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和祝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省郎。
雁起海风吹暮角,鸡鸣关月照晨妆。
读书台下逢人少,濡墨厅中忆尉狂。
君到官曹无事日,一尊为我酹斜阳。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黄茅

    读音:huáng máo

    繁体字:黃茅

    意思:(黄茅,黄茅)

     1.茅草名。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

  • 连野

    读音:lián yě

    繁体字:連野

    意思:(连野,连野)

     1.遍野。
      ▶唐·朱庆余《早发庐江途中遇雪寄李侍御》诗:“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
      ▶唐·韩偓《冬日》诗:“愁处雪烟连野起

  • 邑城

    引用解释

    县城。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建设》:“邑城 正阳道院 ,俗称 水仙宫 ,因其庙内供 水仙五圣 像也。”

    读音:yì chéng

  • 省郎

    读音:shěng láng

    繁体字:省郎

    意思:
     1.指皇帝的侍从官。因居省禁中,故称。
      ▶《南史•王韶之传》:“晋帝自孝武以来常居内殿,武官主书于中通呈,以省官一人管诏诰,住西省,因谓西省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