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雕鹗逢秋已恨迟,公才如此尚谁羁。

雕鹗逢秋已恨迟,公才如此尚谁羁。

意思:雕鹗逢秋已恨慢,您这样的才能还谁束缚。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次韵罗伟正寺丞见遗之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秋天的离别和怀旧。诗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英雄在秋天的离别时刻,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雕鹗逢秋已恨迟,公才如此尚谁羁。”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英雄的深深惋惜。雕鹗,是一种勇猛的猛禽,此处用来比喻英雄的才华和气概。诗人说,英雄遇到秋天已经感到迟暮,这暗示了他的才华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公才如此”则表达了对英雄才华的高度赞扬。然而,“尚谁羁”则表达了疑惑,谁来束缚住这样的才华呢? “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为。”这两句表达了离别前的时间短暂和世路的艰难。诗人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以及离别后的艰难世路。其中,“未三月”暗示了离别的时间很短,但“世路干戈方百为”则表达了世路的艰难和动荡。 “去马便如千里别,断葭已作十分披。”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以及离别后的景象。“去马便如千里别”描绘了离别的悲痛和不舍,“断葭已作十分披”则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就像被割断的芦苇一样,充满了凄凉和无奈。 最后,“它年若下襄城路,鞭影应能指具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祝愿。诗人说,如果有一天我来到襄城的路边,看到你的马鞭指向具茨山,那将是我对你最好的祝愿。具茨山是古代著名的山峰,常常被用来象征英雄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充满了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祝愿。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语言,将离别的悲痛和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雕鹗逢秋已恨迟,公才如此尚谁羁。
江城樽俎未三月,世路干戈方百为。
去马便如千里别,断葭已作十分披。
它年若下襄城路,鞭影应能指具茨。

关键词解释

  • 雕鹗

    读音:diāo è

    繁体字:雕鶚

    意思:
     1.  雕与鹗。勐禽。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
      ●五代谭用之《塞上》诗之二:“牛羊集水烟黏步,雕鹗盘空雪满围。”

  • 公才

    读音:gōng cái

    繁体字:公才

    意思: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又名之曰:‘孙(孙礼)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卢毓)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唐·刘长卿《哭陈歙州》诗:“儒行公才

  • 如此

    读音:rú cǐ

    繁体字:如此

    短语:这般 然 诸如此类 这么

    英语:so

    意思:这样。
      ▶《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杜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