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意思:落日老僧闲,托腮古松下。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诗。它通过描绘山高路尽时突然遇见小寺庙的场景,以及作者在寺庙前的沉思和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先,“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攀登高峰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座小寺庙。这里的“倏尔”一词,表达了作者意外发现小寺庙的惊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寺庙中的景象。夕阳西下,老僧悠闲地坐在古松下,作者则在古松下沉思。这里的“支颐”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自然景色中的沉思和享受。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寺庙和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他慢慢地走进寺庙庭院,庭院中长满了青苔,但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洒脱。这里的“苔苍”和“萧洒”相互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有一片自然景色和一个安静的地方,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 老僧

    读音:lǎo sēng

    繁体字:老僧

    意思:
     1.年老的和尚。
      ▶唐·韩愈《与孟简尚书书》:“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
      ▶宋·陆游《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复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

  • 松下

    读音:sōng xià

    繁体字:鬆下

    意思:
     1.松树之下;松间。
      ▶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闲白。”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