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六子·如花貌》 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遣时传音耗。

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遣时传音耗。

意思:已经是断琴弦尤其续,因为泼出去的水终究是收不回来的,常向人面前诵读谈,空派时传音讯。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八六子·如花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如花貌”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深爱意和不舍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如花貌的美丽容貌和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深深爱慕和欣赏。接着,诗中又表达了作者对她的不舍之情,因为分离已经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必然结果。 “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如花貌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即使他们已经分离,作者仍然希望能够重新在一起,就像断弦重新连接一样,覆水重新收回一样。 最后,“空遣时传音耗”和“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表达了作者对如花貌的思念和遗憾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段感情的无奈和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如花貌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段感情的无奈和失落。这首诗是一首深情款款的诗篇,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如花貌。
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
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
渐作分飞计料。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
争克罢同欢笑。
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遣时传音耗。
漫悔懊。
此事何时坏了。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断弦

    读音:duàn xián

    繁体字:斷弦

    英语:snap the lute string; lose one\'s wife

    意思:(参见断弦,断絃)

    近义词:

  • 覆水难收

    解释

    覆水难收 fùshuǐ-nánshōu

    [spilt water can’t be gathered up;what is done cannot be undone;it is hard to get it back again;water

  • 覆水

    读音:fù shuǐ

    繁体字:覆水

    意思: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
      ▶宋·苏轼《祭柳子玉文》:“会合之难,如次组绣,翻然失去,覆水何救。”
      ▶清·洪楝园《警黄钟•议和》:“临事误戎机,收覆水,悔偏迟。”

  • 音耗

    解释

    音耗 yīnhào

    [message] 音信;消息

    久无音耗

    引用解释

    音信;消息。《周书·晋荡公护传》:“既许归吾於汝,又听先致音耗。” 明 李唐宾 《梧桐叶》第一折:“等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