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日》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意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九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山翁把酒时、泉下十年、九日樽前、官贵郎君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把酒言欢的场景,以及友人此时正悠然赏菊的情景。山翁、霜天、白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十年”和“九日”分别代表了诗人与逝去友人分别的时间和重逢的时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沉淀。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两句,诗人以江蓠和苜蓿为喻,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不同人生选择的看法。诗人认为逝去友人没有选择像汉臣那样去栽培苜蓿,而是选择了像楚客那样咏叹江蓠,这种选择或许是出于无奈,但也是逝去友人独特的人生追求。 最后两句“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诗人以逝去友人的儿子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逝去友人的儿子能够得到重用,但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因为诗人无法再见到逝去友人本人,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山翁把酒时、泉下十年、九日樽前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逝去友人不同人生选择的看法,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江蓠

    读音:jiāng lí

    繁体字:江蘺

    英语:fragrant plant mentioned in ancient texts

    意思:(江蓠,江蓠)

     1.见“江离”。
     

  • 楚客

    读音:chǔ kè

    繁体字:楚客

    意思:
     1.指屈原。
      ▶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
      ▶唐·李白《愁阳春赋》:“明妃玉塞,楚客枫林,试登高而望远,痛切骨而伤心。”
      ▶

  • 汉臣

    读音:hàn chén

    繁体字:漢臣

    意思:(汉臣,汉臣)
    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
      ▶《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

  • 不学

    读音:bù xué

    繁体字:不學

    意思:(不学,不学)

     1.不学习;不求学。
      ▶《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