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宫词》 十三垂髻螺鬆,学舞经年后苑中。

十三垂髻螺鬆,学舞经年后苑中。

意思:十三垂髻螺松,学跳舞一年后苑中。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宫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十三垂髻螺鬆,学舞经年后苑中。近日昭仪抄姓字,一时宣拨人东宫。》,显然是一首描述古代宫廷生活的诗。 首先,诗的第一句“十三垂髻螺鬆,学舞经年后苑中。”描绘了一个年幼的少女形象,她十三岁的时候,发髻上的螺鬆显得有些松散,但这并不能阻止她学习舞蹈的热情。这句话暗示了她的年轻和活力,同时也描绘了她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 第二句“近日昭仪抄姓字,一时宣拨人东宫。”描绘了宫廷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最近,一位名叫昭仪的人物因为某些原因需要知道某人的姓名,于是她下令将这个人调到东宫。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少女被选中或提拔,也可能意味着她面临某种挑战或压力。 整首诗的意境和情感都充满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它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揭示了宫廷生活的残酷和无情。尽管诗中没有明确表达出少女未来的命运,但通过她的经历和遭遇,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命运可能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年轻女子的成长过程和宫廷生活的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的思考和感悟。同时,它也展示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真实面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三垂髻螺鬆,学舞经年后苑中。
近日昭仪抄姓字,一时宣拨人东宫。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垂髻

    读音:chuí jì

    繁体字:垂髻

    意思:髮髻下垂。古代儿童头髮的样式。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余话》卷一:“朕时年八岁,垂髻侍侧。”

    解释:1.发髻下垂。古代儿童头发的样式。

  • 经年

    读音:jīng nián

    繁体字:經年

    英语:year in year out

    意思:
     积年;多年。亦泛指历时久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简文为相,事动经年,然后得过。”

  • 后苑

    读音:hòu yuàn

    繁体字:後苑

    意思:(后苑,后苑)
    屋后的花园。
      ▶《宋史•神宗纪一》:“废青城后苑。”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还怕他鬼魂作怪,将他的身首分埋在前门和后苑了。”

  • 读音:zhōng

    繁体字:

    短语:里头 其间 其中 里面 内部

    英语:middle

    意思:1.见\"中泠\"。

    近义词: 中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