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程殿丞还期》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意思:如果说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闹声士林。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送程殿丞还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朝廷官员的形象和他的清廉品质。首联“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描绘了这位官员一头乌黑的头发,戴着朝簪,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士大夫们的称赞。颔联“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则表现了这位官员的自重和不欺的品质,他不会因为贪图财富而失去原则,非常谨慎地遵守道德标准。颈联“芝兰秀出清门盛,鸿鹭翻飞紫殿深”则用芝兰和鸿鹭来比喻这位官员的品格和才华,同时也反映了朝廷的庄严和神圣。最后一联“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表达了诗人与这位官员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这位官员的清高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官员形象的刻画和品质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朝廷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清廉官员的期望和对贪污腐败的唾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如云青发拥朝簪,佳誉喧喧动士林。
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芝兰秀出清门盛,鸿鹭翻飞紫殿深。
别后斋中挂尘榻,更将梁甫向谁吟。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士林

    读音:shì lín

    繁体字:士林

    英语:intellectual circle

    意思:
     1.指文人士大夫阶层、知识界。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

  • 喧喧

    读音:xuān xuān

    繁体字:喧喧

    意思:
     1.形容声音喧闹。
      ▶南朝·梁·何逊《学古赠丘永嘉征还》诗:“结客葱河返,喧喧动四邻。”
      ▶宋·柳永《戚氏》词:“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 如云

    读音:rú yún

    繁体字:如雲

    英语:cloudlike

    意思:(如云,如云)

     1.形容盛多。
      ▶《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传:“

  • 青发

    读音:qīng fā

    繁体字:青發

    解释:1.黑发。

    造句:

  • 喧动

    读音:xuān dòng

    繁体字:喧動

    意思:
     1.  喧哗骚动,不宁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既风转急,浪勐,诸人皆喧动不坐。”

     2.  聒噪鼓动。
      ●北齐颜之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