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李学士》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意思:平时多早达齐名,晚年与国家没有感情疏远。

出自作者[宋]陈师道的《寄李学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游历、友情、政治和人生感悟。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赏析: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首联描绘了诗人游历东都(洛阳)的情景,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五年,却没有收到过他朋友的一封信。“五岁”是漫长的时间,但朋友的忽视和冷漠可能加剧了诗人的孤独感。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颔联对朋友的早年成名和晚年疏远进行了反思。他们早年齐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他们身处同一国度,却变得情疏意冷。这可能暗示了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颈联转向了与朋友的重逢和未来的期待。他们将在东都再次相见,讨论当前的事情,并把希望寄托在西方(佛教中指天堂或来世)。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尾联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主题——友情和游历。他邀请朋友来这里,与他共享这里的风景和鱼乐。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游历、友情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

关键词解释

  • 同国

    引用解释

    1.同一国家。《礼记·檀弓下》:“闻远兄弟之丧,哭于侧室;无侧室,哭于门内之右。同国则往哭之。”

    2.犹同乡邑。 宋 陈师道 《寄李学士》诗:“平日齐名多早达,莫年同国未情疎。”

    读音:tóng guó

  • 暮年

    读音:mù nián

    繁体字:暮年

    短语: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夕阳 余年

    英语:old age

    意思:晚年;老年。
      ▶三国·魏·曹操

  • 齐名

    解释

    齐名 qímíng

    [be equally famous] 指名望相等

    李白与杜甫齐名

    引用解释

    同等的名望。《后汉书·崔駰传》:“﹝ 崔駰 ﹞少游太学,与 班固

  • 平日

    读音:píng rì

    繁体字:平日

    短语:素日 平生 素常

    英语:(n) an ordinary day

    意思:平时;平常的日子(区别于特定的日子,如假日、节日等)。

  • 多早

    读音:duō zǎo

    繁体字:多早

    意思:什么时候。
      ▶《孽海花》第二三回:“敢情为了预备老佛爷万寿的事情,内务府来请了去商量,说不定多早纔回家呢。”
      ▶王统照《搅天风雪梦牢骚》:“老陈,你那趣事多呢,你这位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