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云际寺》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意思:白盖飘一路深,东峰学生远离不断。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宿云际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禅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的追求。 首联“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深和宁静。白色的云雾笼罩在路上,一条小径蜿蜒深入其中,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东峰的弟子远道而来寻找他,进一步展现了环境的幽静和诗人的地位。 颔联“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动物的活动。青苔覆盖的小路熟悉而宁静,僧人归寺,鹿在树林中活动,声音逐渐消失。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的和谐和宁静。 颈联“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和气氛。高阁中散发着清香,静境中充满了神秘和宁静。夜堂上传来疏疏的磬声,引发了诗人的禅意。这些细节描绘了寺庙的氛围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尾联“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禅的追求。自从在紫桂岩分别后,就再也没有见到南能大师,表达了诗人对禅的追求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禅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的追求。通过细节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世界,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盖微云一径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苍苔路熟僧归寺,红叶声乾鹿在林。
高阁清香生静境,夜堂疏磬发禅心。
自从紫桂岩前别,不见南能直至今。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弟子

    读音:dì zǐ

    繁体字:弟子

    短语:青年 年轻人 年青人 初生之犊 后生 小伙子 青少年

    英语:disciple

    意思:
     1.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

  • 白盖

    读音:bái gài

    繁体字:白蓋

    意思:(白盖,白盖)

     1.白色的车篷。亦指白篷的车。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大秦国﹞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
      ▶

  • 一径

    读音:yī jìng

    繁体字:一徑

    英语:straight; directly; straightaway

    意思:(参见一径,一迳)

    解释:①一条小路一径野花落,孤村

  • 相寻

    读音:xiāng xún

    繁体字:相尋

    意思:(相寻,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梁·江淹《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北史•源贺传》:“陈将吴明彻寇淮南,歷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