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子产库》 监巫执节诛腹诽,不除乡校独何心。

监巫执节诛腹诽,不除乡校独何心。

意思:监巫执节被心中诽谤,不除乡校为什么心。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子产库》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小郑公子的赞美和对公孙用心深沉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小郑公子和公孙的行为,突出了小郑公子的君子风范和公孙的算计之心。 首句“区区小郑多君子”,表达了诗人对小郑公子众多君子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的敬仰之意。而“谁若公孙用意深”则表达了诗人对公孙用心深沉的感慨,暗示公孙是一个狡诈之人。 颔联“监巫执节诛腹诽”一句,使用典故,表达了公孙的残忍行为,即让监巫手持节操诛杀腹诽之人。这一行为更加凸显了公孙的阴险狡诈,与首联中小郑公子的君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不除乡校独何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公孙不除去乡校的疑惑和不满。诗人认为,公孙既然能够诛杀腹诽之人,为何不除去乡校,让其继续传播不利于国家稳定的言论。这一疑问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公孙用心深沉的不满和批评。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小郑公子和公孙的行为,赞美了小郑公子的君子风范,同时批评了公孙的狡诈和残忍行为。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区区小郑多君子,谁若公孙用意深。
监巫执节诛腹诽,不除乡校独何心。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腹诽

    读音:fù fěi

    繁体字:腹誹

    英语:unspoken criticism

    意思:(腹诽,腹诽)
    亦作“腹非”。
     口里不言,心中讥笑。专制时代有所谓“腹诽之法”。
      ▶《史记

  • 执节

    引用解释

    1.拿着符节。《周礼·秋官·脩闾氏》:“邦有故,则令守其閭互,唯执节者不几。”《史记·龟策列传》:“及猛将推锋执节,获胜於彼,而蓍龟时日亦有利於此。”

    2.坚守节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宋 元嘉 中,右将军 到彦之 ,留建威将军 朱脩之 守此城, 魏 军南伐, 脩之 执节不下。” 明 屠隆 《綵毫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