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 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

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

意思:没有报答国家恩典叹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闰後春深雪始销》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境遇的诗。 首句“闰後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铄势方豪。”描绘了春天的雪开始融化,东风肆意吹拂的景象,象征着新生的力量正在慢慢展现。东风“凌铄”雪水,象征着新旧交替、矛盾冲突中的变化和成长。 “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草木生长,黄泉涌动,冰破江湖,白浪高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壮美。 “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他因为疾病而无法报答国家的恩情,只能以打渔为生,表达了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少年自与芳菲竞,莫笑衰翁拥弊袍。”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他提醒自己要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去竞争美好的生活,不要嘲笑自己年老体衰,表达了坚韧不屈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生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坚韧不屈的精神。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闰後春深雪始销,东风凌铄势方豪。
阳生草木黄泉动,冰破江湖白浪高。
未报国恩嗟病骨,可怜身事一渔舠。
少年自与芳菲竞,莫笑衰翁拥弊袍。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报国

    读音:bào guó

    繁体字:報國

    英语:dedicate oneself to the service of one\'s country

    意思:(报国,报国)
    为国家效力尽忠。
      ▶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国恩

    读音:guó ēn

    繁体字:國恩

    意思:(国恩,国恩)
    指封建时代王朝或君主所赐予的恩惠。
      ▶《后汉书•来歷传》:“耿宝託元舅之亲,荣宠过厚,不念报国恩,而倾侧姦臣。”
      ▶晋·李密《陈情事表》:“寻蒙国

  • 渔舠

    读音:yú dāo

    繁体字:漁舠

    意思:(渔舠,渔舠)
    一种刀形的小渔船。
      ▶唐·陆龟蒙《秋赋有期因寄袭美》诗:“烟霞鹿弁聊悬着,邻里渔舠暂解还。”
      ▶宋·王安石《移桃花》诗:“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