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伤春词》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意思:残妆含着眼泪下帘子坐,尽日伤春春季不知道。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伤春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抒发伤春情怀的诗。首句“深浅檐花千万枝”,通过描绘檐前花树的深浅色泽和繁茂花枝,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次句“碧纱窗外啭黄鹂”,进一步通过碧纱窗外的黄鹂鸣叫声,营造出春天活跃的气氛。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通过“残妆含泪下帘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一位残妆含泪的女子,下垂帘幕,坐下来。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前两句的活泼春景形成鲜明对比。 结尾句“尽日伤春春不知”,以春日之不知,反衬诗人内心的伤春之情,显得尤为深沉哀婉。尽日伤春,春却不知,这种无奈和哀伤,使得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伤和怀念。诗句流畅,意象生动,情感真挚,颇具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含泪

    读音:hán lèi

    繁体字:含淚

    英语:with tears

    意思:(含泪,含泪)
    眼中薀含着泪水。
      ▶隋·江总《洛阳道》诗之一:“绿珠含泪舞,孙秀强相邀。”
      ▶《警世通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残妆

    读音:cán zhuāng

    繁体字:殘妝

    意思:(参见残妆,残粧)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