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闷述二首》 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阳年少却南征。

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阳年少却南征。

意思:什么事都幸免于邪恶,洛阳年轻却南征。

出自作者[宋]华岳的《闷述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雁翎未忍刳丁谓,虎口犹期脱蔡京。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阳年少却南征。》是一首借古喻今、借历史人物表达现实之义愤的诗。它通过对历史人物丁谓和蔡京的描述,以及对奸邪之人皆幸免于难,而正义之士却遭受不公待遇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愤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丁谓。丁谓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权臣,他贪赃枉法,残害忠良,是当时朝廷的一大祸害。然而,在诗中,诗人并没有直接描述丁谓的恶行,而是以“雁翎未忍刳”来比喻丁谓的残忍和无情,暗示他的行为如同杀戮大雁一样残忍,令人不忍直视。这种表达方式含蓄而深刻,让人在深思中感受到诗人对丁谓的痛恨和不满。 接着,诗中又提到了蔡京。蔡京是北宋末年的另一位权臣,他与丁谓狼狈为奸,祸国殃民。诗人用“虎口犹期脱”来形容蔡京的狡诈和无情,暗示他在危险面前仍然能够逃脱惩罚,如同虎口脱险一样不可思议。这种表达方式既揭示了蔡京的恶劣行径,也表达了诗人对奸邪之人的痛恨和不满。 然后,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愤慨。“何事奸邪皆倖免”是对现实世界的强烈质疑和控诉,诗人认为那些奸邪之人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能够逍遥法外,这无疑是对正义的背叛和对法律的亵渎。而“洛阳年少却南征”则是对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关怀,诗人希望那些无辜受害者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和救济,不再遭受不公和迫害。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现实世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奸邪之人的痛恨和对正义的追求。诗人的语言含蓄而深刻,表达的情感真挚而强烈,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愤慨和对正义的坚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雁翎未忍刳丁谓,虎口犹期脱蔡京。
何事奸邪皆倖免,洛阳年少却南征。

关键词解释

  • 南征

    读音:nán zhēng

    繁体字:南徵

    英语:southward fight

    意思:
     1.南行。
      ▶《易•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楚辞•离骚》:“

  • 奸邪

    读音:jiān xié

    繁体字:姦邪

    英语:crafty and evil; treacherous;

    反义词: 屈曲、邪曲、正直、狡猾

    解释:〈书〉①奸诈邪恶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何事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何事

    英语:what

    意思: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方干《经周处士故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