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盛怒黄云愁。

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盛怒黄云愁。

意思: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大怒黄云愁。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道人少贾的游历经历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道人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少贾在海上航行的经历。他乘坐的船只破散,他身在其中沉浮,但他仍然抱着满满的箧子,里面装着人们的寄予。虽然他在旅途中偶然得到簸箕,但他仍然选择回到中州。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次,诗中描述了少贾的慈母之爱。他虽然得到了金子,但他并不贪图回报,只想与母亲一起饮酒作乐。这种孝顺和感恩之心令人感动。 此外,诗中还描绘了少贾在山中的生活。他与自然亲近,享受着苍烟、流水、白玉荷花等美景。他白天煮山药、燃柏子,晚上饮酒作乐,这种闲适的生活令人向往。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尽管少贾拥有金子,但他仍然感到自己只是百年中的一丘,世上的一切都充满了虚无和无助。然而,他仍然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与不同的人交流,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少贾的经历和心境,表达了对坚韧、孝顺、感恩、闲适和开放心态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人少贾海上游,海舶破散身沈浮。
抱金满箧人所寄,吹簸偶得还中州。
臝身归金不受报,秖取斗酒相献酬。
欢娱慈母终一世,脱弃妻子藏岩幽。
苍烟寥寥池水漫,白玉菡萏吹高秋。
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
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盛怒黄云愁。
五更匹马随雁起,想见鄮郭花今稠。
百年夸夺终一丘,世上满眼真悠悠。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关键词解释

  • 塞垣

    读音:sāi yuán

    繁体字:塞垣

    意思:
     1.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墻。
      ▶汉·蔡邕《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
      ▶《文选•鲍

  • 云愁

    读音:yún chóu

    繁体字:雲愁

    意思:(云愁,云愁)
    指阴暗的天色。
      ▶隋·江总《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云愁数处黑,木落几枝黄。”
      ▶唐·独孤及《梦远游赋》:“顾兔呀以蚀月兮,天地闭而云愁。”<

  • 盛怒

    读音:shèng nù

    繁体字:盛怒

    短语:老羞成怒 义愤填膺 怒发冲冠 怒不可遏 勃然大怒 暴跳如雷 捶胸顿足 大发雷霆

    英语:choler

    意思:
     1

  • 春枯

    读音:chūn kū

    繁体字:春枯

    意思:谓草木于春日凋残。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
      ▶北周·庾信《思旧铭》序:“雕残杀翮,无所假于风飙;零落春枯,不足烦于霜露。”

  • 积雪

    读音:jī xuě

    繁体字:積雪

    短语:氯化钠 盐巴 盐 食盐

    英语:snow

    意思:(积雪,积雪)

     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
      ▶《楚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