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龙隐潭》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意思:迅雷驱不走,鱼鳖都纷纷。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昙颖师四明十题·龙隐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通过对老龙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诗人以老龙潭为背景,描绘了潭中老龙的形态。老龙仿佛深恋着潭窟,无论天晴天雨,它都静静地待在原地,不为外界所动。这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潭窟的静谧和老龙的沉稳。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描绘了老龙吐涎的情景,涎液从溪流中流出,溪水因此变得滑腻。腥味穿过树林,让人能闻到。这种描绘既表现了老龙的威势,也表现了潭水的特殊气息。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则描绘了老龙驱赶鱼鳖的情景。尽管疾雷不断,但老龙却坚守在潭窟中,鱼鳖们纷纷被驱赶。这进一步表现了老龙的威严和力量。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老龙潭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此外,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老龙代表着坚韧、威严、执着的精神象征,而鱼鳖则代表着弱小、无助、需要保护的对象。疾雷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首诗通过描绘老龙潭的景象,提醒人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要有保护弱小、无助者的责任感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象征意义和人文关怀的诗篇,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鱼鳖

    读音:yú biē

    繁体字:魚鱉

    意思:(鱼鳖,鱼鳖)

     1.《周礼•天官•鳖人》:“以时簎鱼鳖龟蜃凡貍物。”
      ▶《礼记•中庸》:“鼋鼍蛟龙鱼鳖生焉。”
      ▶《荀子•王制》:“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

  • 纷纷

    读音:fēn fēn

    繁体字:紛紛

    短语:纷扰 纷乱 淆乱 混乱 扰乱 困扰 狂乱 乱糟糟 乱哄哄 狂躁

    英语:one after another

    意思:(纷纷

  • 疾雷

    读音:jí léi

    繁体字:疾雷

    意思:
     1.急遽发出的雷声。
      ▶《庄子•齐物论》:“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旧唐书•高祖纪论》:“决神机而速若疾雷,驱豪杰而从如偃草。”
      ▶《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