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鹧鸪天·好梦初惊百感新》 残灯收罢空明月,腊雪消融更暮云。

残灯收罢空明月,腊雪消融更暮云。

意思:残灯将停止空明月,腊月雪消融更暮云。

出自作者[元]元好问的《鹧鸪天·好梦初惊百感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寒冬夜半时的思绪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春寒、梅花、何仙郎等意象的深深情感。 首句“好梦初惊百感新”,直接点明诗人的思绪被打断,开始涌现出各种新的感触。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好梦”与“百感”之间的矛盾,突出了诗人的内心变化和情感波动。 “谁家歌管隔墙闻”,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听到隔墙传来的人家歌声和管乐声,进一步表现了夜半时分的寂静与喧闹。这里的“隔墙”也暗示了作者身处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与外界隔绝,更加突出了他的孤独和寂寞。 “残灯收罢空明月,腊雪消融更暮云”,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看到残灯、明月、融化的雪和暮云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寒冬的消逝感到惋惜。这里的“空明月”和“更暮云”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莺有伴,雁离群。西窗寂寞酒微醺”,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看到莺和雁的离群,进一步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寂寞。同时,“西窗寂寞酒微醺”也暗示了作者在借酒消愁,微醺中感到寂寞和孤独。 “春寒留得梅花在,剩为何郎瘦几”,这句诗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寒冬的留恋。同时,“剩为何郎瘦几”也暗示了作者因为孤独和寂寞而消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寒冬夜半时的思绪和感受,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好梦初惊百感新。
谁家歌管隔墙闻。
残灯收罢空明月,腊雪消融更暮云。
莺有伴,雁离群。
西窗寂寞酒微醺。
春寒留得梅花在,剩为何郎瘦几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文学家:元好问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富于哲理。他被誉为“元代诗坛第一人”,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
作为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主要参与编写了《金史》,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爱国文化人: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消融

    读音:xiāo róng

    繁体字:消融

    短语:融 化入 溶化 化

    英语:melt

    意思:融化;消失。
      ▶宋·秦观《寄李公择郎中》诗:“朝睍既升淮海见,瀌瀌雨雪自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残灯

    读音:cán dēng

    繁体字:殘燈

    意思:(残灯,残灯)
    将熄的灯。
      ▶唐·白居易《秋房夜》诗:“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
      ▶宋·陆游《东关》诗:“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打篷。”

  • 空明

    读音:kōng míng

    繁体字:空明

    意思:
     1.空旷澄澈。
      ▶唐·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航北湖之空明,觑鳞介之惊透。”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