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子瞻渼陂鱼》 得鱼未熟口流涎,岂有哀矜自欺僭。

得鱼未熟口流涎,岂有哀矜自欺僭。

意思:发现鱼没熟口涎流,难道有怜悯自己欺骗僭越。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子瞻渼陂鱼》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秋日游渼陂》,是一首描绘秋日湖上景象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渼陂秋日的景象,鱼儿在霜降的湖面上游动,芡实和蒲棒在残破的盘中折断,如同剑的形状。接着,诗人用“巨斧敲冰”、“长叉刺浪”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湖面的冷冽和波涛汹涌。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肃杀和冷寂。 然后,诗人的目光转向了湖中的生物,尤其是“鲸孙蛟子”,他们虽然强大,但最终也会成为人们的猎物。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 接着,诗人转向了“游宦”的生活,他感叹自己像是在荒野的客栈中旅行,虽然口渴难耐,但也不能随意索取。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公正和道德的坚守。 在诗的结尾,诗人提醒年轻人不要贪图一时的口福,而忽视了长远的健康和道德。他以“羊生悬骨”、“伯夷食菜”等典故来比喻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影响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湖上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和公正,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要关注长远的健康和幸福。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值得人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渼陂霜落鱼可掩,枯芡破盘蒲折剑。
巨斧敲冰已暗知,长叉刺浪那容闪。
鲸孙蛟子谁复惜,朱鬣金鳞漫如染。
邂逅相遭已失津,偶然一掉犹思堑。
嗟君游宦久羊炙,有似远行安野店。
得鱼未熟口流涎,岂有哀矜自欺僭。
人生饱足百事已,美味那令一朝欠。
少年勿笑贪七箸,老病行看费针砭。
羊生悬骨空自饥,伯夷食菜有不赡。
清名惊世不益身,何异饮醯徒醅酽。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哀矜

    读音:āi jīn

    繁体字:哀矜

    英语:pity

    意思:哀怜;怜悯。
      ▶《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
      ▶晋·傅玄《傅子•法刑》:“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哀矜之心至也。”

  • 流涎

    读音:liú xián

    繁体字:流涎

    英语:salivate

    意思:淌口水。
      ▶《水浒传》第十六回:“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
      ▶乔羽《

  • 欺僭

    读音:qī jiàn

    繁体字:欺僭

    意思:欺骗。
      ▶宋·苏辙《次韵子瞻渼陂鱼》:“得鱼未熟口流涎,岂有哀矜自欺僭。”

    解释:1.欺骗。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