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平生看明月》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萍洲。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萍洲。

意思:绝尘胜地,应该是不敷白萍洲。

出自作者[宋]朱敦儒的《水调歌头·平生看明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生看明月》是一首对古代垂虹亭的赞美和怀旧之作。作者在诗中回忆了自己曾经在西北的高楼上看明月,如今却因羁旅之苦,常常感叹茅屋暗悲秋。然而,听说吴淞江上的垂虹亭是个好地方,于是他决定结伴前往,重游旧地。 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高楼明月的欣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羁旅的苦闷。后半部分则是对垂虹亭的赞美和怀旧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旧地重游的期待和向往。 在语言上,这首诗运用了古体诗的形式,语言流畅自然,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中还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形象地描绘了湖光和海光的美丽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古代名人的敬仰之情,如陶朱公范蠡、张翰等,通过他们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表达了对神仙的信仰和对未来的期待,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浪漫色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
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
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萍洲。
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薤鲈脍,交错献还酬。
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
作者介绍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关键词解释

  • 绝尘

    读音:jué chén

    繁体字:絕塵

    英语:dust-tight

    意思:(绝尘,绝尘)

     1.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
      ▶《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 胜处

    读音:shèng chù

    繁体字:勝處

    意思:(胜处,胜处)
    美好的地方。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禅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剎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

  • 不数

    读音:bù shù

    繁体字:不數

    意思:(不数,不数)
    I
    数不清;无数。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近古以来,亡代有三,秽国不数。”
       ▶汪继培笺:“秽,当作灭。”
       ▶彭铎

  • 白萍

    读音:bái píng

    繁体字:白萍

    意思:
     1.见“白苹”。
     
     2.鱼子的别名。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鱼子好群泳水上者名曰白萍。”
      ▶唐·陆龟蒙《袭美以鱼笺见寄因谢成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