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牋二首》 二妙端能并送似,便呼毛颖试溪藤。

二妙端能并送似,便呼毛颖试溪藤。

意思:两个妙端能够同时送相似,便叫毛颖考溪藤。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公子平生无长物,儿研生涯敌玉冰。二妙端能并送似,便呼毛颖试溪藤》是作者对一位专研书法艺术的公子的赞美之词。 首句“公子平生无长物,儿研生涯敌玉冰。”描绘出这位公子简朴的生活态度和独到的生活哲学。他一生所拥有的,似乎只有笔砚这些文房四宝。他倾尽一生去追求研磨这些物品,就如同追求珍贵的玉石一般。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公子的生活态度,也暗示了公子对书法艺术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追求。 “二妙端能并送似,便呼毛颖试溪藤。”这两句诗进一步赞美了公子对书法的理解深度和技艺水平。他能够与他人一同探讨、交流书法技艺,这无疑是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他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也愿意通过交流来提升自己的技艺。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位专研书法的公子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公子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公子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书法艺术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位专研书法的公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公子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子平生无长物,儿研生涯敌玉冰。
二妙端能并送似,便呼毛颖试溪藤。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二妙

    读音:èr miào

    繁体字:二妙

    意思:
     1.称同时以才艺着名的二人。
      (1)指晋·卫瓘、索靖。
      ▶《晋书•卫瓘传》:“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臺二妙’。”

  • 溪藤

    读音:xī téng

    繁体字:溪藤

    意思:指剡溪纸。
      ▶浙江·剡溪所产的藤制纸最为有名。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书来乞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苏辙注:“溪藤,剡溪纸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