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灵岩寺上院》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意思: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宿灵岩寺上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是一首描绘诗人夜晚在青林之上的高台上,独自欣赏明月的美丽景色的诗。诗中充满了宁静、孤独和深深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句“高高白月上青林”,诗人用“高高”和“上”两个词,描绘出青林之上明月高挂的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世、超然物外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他似乎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独自沉浸在这美丽的月色之中。 “客去僧归独夜深”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宁静。客人已经离去,僧人也已经回到寺庙中休息,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有诗人独自留在高台上,享受着夜晚的宁静和月色的美丽。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青林之上,只有酒和琴陪伴的场景。“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这两句诗中,诗人似乎在排除世俗的欲望,只专注于酒和琴,以此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清雅志趣。他觉得周围没有任何俗物能够打扰他的内心,只有泉水的声音能够洗涤他的心灵。这表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只有自然才是最真实、最纯净的。 最后,“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晨在晓亭向东望去,看到太湖烟水深深的美丽景色的喜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夜晚在高台上欣赏明月、独自饮酒弹琴、远离尘世喧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和安宁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宁静、孤独和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唯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沉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太湖

    读音:tài hú

    繁体字:太湖

    英语:Tai hu Lake, a big lake by Wuxi City

    意思:湖名。古称震泽、具区、又称五湖、笠泽。地跨江苏、浙江二省。它承受大运河和苕溪来水,主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 沉沉

    读音:chén chén

    繁体字:沉沉

    英语:heavy

    近义词: 深沉、沉重

    详细释义:1.盛大的样子。淮南子??m真:『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

  • 湖烟

    读音:hú yān

    繁体字:湖煙

    意思:(湖烟,湖烟)
    笼罩于湖面的雾气。诗文中常用以形容水面混茫的景象。
      ▶唐·刘禹锡《吐绶鸟词》:“湖烟始开山日高,迎风吐绶盘花条。”
      ▶唐·韩翃《送李司直赴江西使幕

  • 水绿

    读音:shuǐ lǜ

    繁体字:水綠

    意思:(水绿,水绿)
    浅绿色。
      ▶茹志鹃《百合花》:“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沖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造句:颜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