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fú bēi
繁体字:浮杯
意思: 1.古代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集会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飘浮,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叫做“浮杯”,也叫“流觞”。 ▶唐·孟浩然《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诗:
读音:fēi xī
繁体字:飛錫
意思:(飞锡,飞锡) 1.佛教语。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臺,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
读音:xíng kōng
繁体字:行空
意思:奔腾于太空。 ▶明·刘子钟《<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胡鄂公《北方实录》:“其继也,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
读音:yuǎn dù
繁体字:遠渡
造句:
读音:bēi xíng
繁体字:杯行
意思:沿座行酒。 ▶汉·王粲《公讌》诗:“合坐同所乐,但愬杯行迟。” ▶唐·岑参《与鲜于庶子泛汉江》诗:“急管更须吹,杯行莫遣迟。”
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