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意思:号角划断宁静清秋,士兵靠戍楼。

出自作者[唐]张乔的《书边事》

全文创作背景

《书边事》是唐代诗人张乔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背景与唐代边疆战争和边疆治理有关。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并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因此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一年(857年),吐蕃将领尚延心以河湟地区降唐,该地区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张乔的《书边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和平安定局面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清秋

    读音:qīng qiū

    繁体字:清秋

    意思:明凈爽朗的秋天。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杜甫《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吴谦牧

  • 调角

    读音:diào jiǎo

    繁体字:調角

    意思:(调角,调角)
    吹奏号角。
      ▶唐·贾岛《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调角寒城边色动,下霜秋碛雁行疏。”
      ▶宋·王安石《江亭晚眺》诗:“归鞍侵调角,回首六朝山。

  • 断清

    读音:duàn qīng

    繁体字:斷清

    意思:(断清,断清)
    审理清楚;判断妥当。
      ▶《新民晚报》1984.6.13:“好事!新事!快事!两大扯皮案终于断清。”

  • 秋征

    读音:qiū zhēng

    繁体字:秋徵

    意思:秋季徵收田赋。
      ▶清·贝青乔《杂谣》之一:“县官目击议开赈,诸使方下秋征符。”

    解释:1.秋季征收田赋。

  • 戍楼

    读音:shù lóu

    繁体字:戍樓

    英语:garrison watchtower

    意思:(戍楼,戍楼)
    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南朝·梁元帝《登堤望水》诗:“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