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源庄》 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

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

意思:大海不可乘船进入,雁荡山能磨出老茧脚离。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南源庄》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向往自然、厌倦城市喧嚣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首联“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床上可以看到青山,门前就是南涧路,这是一个自然清幽的地方。颔联“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进一步表现了这里的清静,没有车马的喧嚣,让人感受到沧洲的趣味。 颈联“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中,诗人感叹自己像秋蓬一样飘摇不定,没有固定的住所。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中,诗人说自己思考得太深入,已经快要被猿猴的叫声所摧倒,进一步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己飘摇不定的生活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展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邃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床上不废看青山,门前便踏南涧路。
绕墙顿失车马喧,岸帻日得沧洲趣。
尝嗟秋蓬转,未有茅屋据。
对此耳目新,始觉精爽聚。
沧溟未可泛舟入,雁荡谁能胝足去。
医闾在夷蛮,罗浮苦烟雾。
子真自爱谷口家,孔丘老亦洙泗住。
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
悄然怪我思虑深,已欲摧倒闻猿树。
眼前了竹林扫月散絺葛,雪艇搜溪出鲂鱮。
帽尘便可临水濯,里斗何妨闭门拒。
介推母厌俗,久思颠崖住不顾。
梁鸿妻亦高,能快穿衣与藜茹。
成家傥已嫁诸妹,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未可

    读音:wèi kě

    繁体字:未可

    意思:
     1.不可。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 泛舟

    读音:fàn zhōu

    繁体字:泛舟

    英语:go boating

    意思:行船;坐船游玩。
      ▶汉·班固《西都赋》:“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

  • 沧溟

    读音:cāng míng

    繁体字:滄溟

    英语:the deep blue sea

    意思:(沧溟,沧溟)

     1.大海。
      ▶《汉武帝内传》:“诸仙玉女,聚居沧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