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听刘安唱歌》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意思:子夜新声什么地方传,悲翁又想起太平之年。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听刘安唱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对古代音乐诗的赏析,通过对新声的回忆,表达了对太平时代的怀念。 首先,诗中提到了《子夜新声》,这是一种古代的歌曲形式,通常用于表达悲痛或哀怨的情感。而“何处传”三字,表达了这种音乐在当时流传广泛,无处不在的特点。 “悲翁更忆太平年”一句,诗人用“悲翁”自指,表达了自己对过去太平时代的怀念和追忆。这里的“太平年”指的是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两句,诗人对当前的音乐状况进行了批评。法曲是指一种传统的宫廷音乐,而霓裳则是唐代的宫廷乐舞。诗人用“无人唱”表达了当前这种音乐已经不再流行,而“已逐霓裳飞上天”则表达了这种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成为了历史。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音乐的回忆和对当前音乐状况的批评,表达了对太平时代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追忆。诗中运用了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和历史变迁对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子夜新声何处传,悲翁更忆太平年。
即今法曲无人唱,已逐霓裳飞上天。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悲翁

    读音:bēi wēng

    繁体字:悲翁

    意思:
     1.古曲名。
      ▶《思悲翁》的省称。
      ▶晋·陆机《鼓吹赋》:“箫嘈嘈而微音,咏《悲翁》之流思。”
      ▶南朝·陈·沈炯《长安少年行》:“杖策寻遗老,

  • 子夜

    读音:zǐ yè

    繁体字:子夜

    英语:midnight

    意思:
     1.夜半子时,半夜。
      ▶唐·吕温《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凉生子夜后,月照禁垣深。”
      ▶明·何景明《待曙楼

  • 太平

    读音:tài píng

    繁体字:太平

    短语:莺歌燕舞 升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 and security

    意思:
     1.谓时世安宁和平。
      

  • 新声

    读音:xīn shēng

    繁体字:新聲

    英语:new voice

    意思:(新声,新声)

     1.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
      ▶《国语•晋语八》:“平公说新声。”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平年

    读音:píng nián

    繁体字:平年

    英语:common year

    意思:
     1.阳历没有闰日或农历没有闰月的年份。阳历平年365天,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
     
     2.农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